公西华曰:“由也问‘闻斯行诸’,子曰‘有父兄在’;求也问‘闻斯行诸’,子曰‘闻斯行之’。赤也惑,敢问。”子曰:“求也退,故进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”
公西华听到子路、冉求都问,听说了,就马上去行动吗?孔子对两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,孔子对子路说,您还有父兄在,先好好考虑一下,权衡一下家庭,再作打算。冉求去问,听到了就去干吗?孔子就说啊,您听到了就去干,马上干,赶快干。公西华就迷惑了,怎么同样一个问题有两个完全相反的答案啊?所以他就问孔子。孔子就说啊,冉求这个人,本来就喜欢退缩,犹犹豫豫的,考虑问题时间很长,所以,我必须鼓励他赶快行动。而子路这个人行动力本来就很强,一个人好比两个人的行动力,这样的人考虑问题不会很周全,所以,我让他慢点。
我们在教学过程中,也经常碰到这样的人,对我们的答案有疑惑。实际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,经常是因材施教的,所以讲的话听起来是有矛盾的,但其实不是矛盾,是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最佳方案、答案。
比如,您同样教一个人学习一件事,有些人一看就会了,这个时候,他就可以直接去干下一个动作了。而有的人,他需要反复听一听以前的课程,才能理解,这个时候,我们就建议他反复听以前的课程。
这个时候,就会有些人疑惑了,为什么您教人同样一件事,有的人就可以去做下一个动作,而我们偏偏要复习呢?这是因为每个人自身的条件决定的。当然,我们碰见了有些人非要争论,我们也不跟他争论,这也是孔子对三季人的态度,若是我说了您不听,我就放弃您了,就说您是对的了。因为夏虫不可与语冰,您没见过,您没见识,我们说了您也听不懂,就只能放弃您。
孔子的教学方法,就是因材施教,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而不是对每个人的教学都是一样的。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 备案号:皖ICP备2024047533号